今年对软件创业公司来说真的是非常的艰难。
一方面,受宏观环境影响,很多目标客户缩减了 IT 开支,甚至一些项目直接被按下了暂停键。另一方面,美元走强、大国博弈,中国创投圈“慷慨”的美元资金一下子就枯竭了。人民币资金就不用想了,人民币资金想投的是信创,这本质上不是个单纯业务层面的事情。
双杀之下,很多软件公司直接进入了生存模式。前两年大家都爱聊的开源啊,社区啊,情怀啊,基本都很少听到了。毕竟活不下去的话,这些事情聊起来不都是扯淡了么。
于是不少早期软件创业公司开始减少、甚至砍掉了在社区上的投入,我听了觉得非常的可惜。原因有二,一是大家对“社区”的理解有比较大的偏差,没有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;二是早期软件公司不做社区上的努力,想直接通过销售+SA 的传统组合来进行商业化的突击,大概率是在找死。
先说“社区”的定义。对于一个商业软件公司来说,无论你开发的是不是开源软件,你的“社区”首先是一个产品用户社区。没有用户的软件是没有存在意义的,所以必须把用户放在核心的位置来对待。不服务用户,不把产品稳定性放在首要位置,甚至嘲笑用户是小白,这样的行为并不少见。抱着这样态度的团队,是非常可笑的,也是走不下去的。
也有一些公司会标榜自己的开源社区质量很高,有多少多少贡献者。对商业公司来说,这是一个比较虚荣的指标,和商业化关系不大,但偏偏忽悠了不少同行和投资人。于是不少公司开始瞎卷贡献者这个指标,何其可笑啊。很多公司的开源项目都是自己主导的,这意味着公司内的开发者是全职的,而外部开发者则是凭兴趣爱好。双方投入度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,研发节奏是完全没有办法匹配的。有几个公司会选择为了增加外部贡献者而降低自己的研发节奏?
往往所谓的外部贡献者都是在改拼写错误。外部贡献者这个指标真没有必要强求,它根本不在商业化的主线上。
其次,对于很多还没有真正跑通一个可复制的商业化套路 (aka PMF) 的早期软件公司来说,销售+SA 这样的传统模式是很难帮上忙的。传统模式比较适合针对大客户的销售。但问题是创业公司服务大客户是一个异常艰辛的过程。大客户的项目周期可能会比很多创业公司的生命周期都要长。
我早年在 IBM 负责数据管理类软件售前的时候,曾经连续 3 个夏天跑去给工行测试 CDC (change data capture) 软件。最终这个双活方案前后花了 4 年时间。IBM 这样的大型软件公司能做这样的长线生意,但对于创业公司可就很难了。
2019 年 milvus 项目刚诞生的时候我和另一位 z 家合伙人坚定的说服团队要用开源+开发者社区的模式来推广这个新兴的向量数据库产品。原因无他,我们俩个都卖过软件,知道一个早期公司走传统模式效率会有多差,代价会有多大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开始摸索一种我称之为以社区为中心的用户增长模式。简单来说,它是用户运营与产品运营的结合体。
大致的环节包括:
- 销售前:吸引,分层,沉淀,转化用户为客户
- 销售后:持续帮助客户,从而扩大客户对产品的使用量
由于 milvus 后期成了一个不以盈利为首要目标的项目,我对这个模式的探索被卡在了前两个环节。目前我正在运作 EMQ 的全球开发者社区,相信会有更多有意义的经验和大家分享。我会定期更新我的知识库来记录一些心得体会。